当前位置:
首页 > IP回忆录 > 《美丽的村庄》

八、“老莫”餐厅
我们在Tomorrow家的抽屉里,发现一个小盒子,里面存放着很多外国硬币。Tomorrow的父母曾在国外工作过很长时间,这些硬币都是他们从国外带回来的。我们拿了些硬币去王府井的外汇兑换处,换回24元人民币!这可是天大的喜讯!24元人民币对我们来说,真是太阔气了!简直像财主似的!俗话说:有钱不花,丢了白搭!在回家的路上,我们从容地走进了北京当时最高级的西餐厅——莫斯科餐厅,人称:“小莫”或“老莫”。
北京除了“老莫”以外,还有一家西餐厅:新侨饭店西餐厅,但新侨饭店的西餐厅无论是规模还是气派远不如“老
莫”,可新侨的糕点做得非常出色。
“老莫”餐厅内,高大的立柱和横梁上雕刻着美丽的花纹,光滑如镜的大理石地面干净得让人不忍下脚。窗外的自然光透过宽大、华丽的玻璃窗,照亮了餐厅的每一个角落。那些做工精细的银质餐具,更让人惊叹叫绝!在六七十年代,对一般人来说,下饭馆简直就是划时代。几乎十几年才有一次!而坐在“老莫”豪华的餐桌前用餐,更别提了。那种感觉真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。
那个年代,人们在饭馆吃饭,必须先到账房那里,就是一个柜台那,登记所要吃的饭菜。然后坐在座位上等着。端菜的伙计端出菜时就就站在伙房门口高声问道:某某菜是谁的。后来相声里说的“谁的肠子?!”“谁的肝儿?!”一点都不夸张。有时顾客还要自己去端菜,并且对待厨师和服务员都得毕恭毕敬的,否则就没好果子吃。大部分人有这样的体会:在饭馆里走路,地面很粘鞋底。
在“老莫”里进餐的,都很体面,文质彬彬,他们都像很有学问的人。我们不得不尽量装出很高雅的样子,故意显得落落大方,但仍掩饰不住内心低三下四的神情。用这仅仅20多块钱,要了很多好吃的,其中有面包、黄油、果酱、咖喱鸡、罐焖牛肉、奶油鸡丝火腿汤、俄罗斯红菜汤等。
这真是:有钱天天过年,无钱度日如年!
等菜一端上来,我们就忘记装像儿了,一个个狼吞虎咽,风卷残云,大家把桌上所有的食物全部吃得精光,差点舔盘子!这是很久以来我们吃的第一顿最丰盛的饭菜。吃饱喝足,走出餐厅,越过门外的铁栏杆,跳进动物园玩了一圈。
Tomorrow家床底下有个地沟,里面有暖气管道,我们经常把盖子掀开,作为紧急情况下的“藏身洞”。每当有人敲门时,我和刘山立刻钻进“藏身洞”,由Tomorrow去开门。有一天,负责安全保卫的来敲门,我们突然发现房门的插销没插,吓得出了一声冷汗。还是Tomorrow反映快,他边答应着:“稍等,我给你开门”,边轻轻走到门边,把插销插好。待我和明刘山进“藏身洞”,他才打开房门,来的人只是例行检查,他问了问家里情况但没进屋,有惊无险!
我们一直在东躲西藏中度日,虽然有许多朋友帮忙,却还是饥寒交迫。后来,我生病了,发高烧,实在坚持不下去了,才从躲藏的地点走出来,和妈妈见了面。妈妈见到我时,紧紧地搂着我,不停地掉眼泪。总参二部在西北郊的坡上村12号国际关系学院为妈妈和我安置了一套房子,我们暂时住了下来。国关的谢医生很热情,上门给我看了病。
后来,我才知道,我和刘山逃跑后,妈妈彻夜难眠,总是哭醒。爸爸从邹县赶来安慰她,干校的同事们也都过来帮妈妈出主意。终于,干校领导批准妈妈回京找我。刘山的妈妈请假没批下来,我妈妈等她几天,妈妈说:“我一刻也不能等!”便登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。
北京除了“老莫”以外,还有一家西餐厅:新侨饭店西餐厅,但新侨饭店的西餐厅无论是规模还是气派远不如“老
莫”,可新侨的糕点做得非常出色。
“老莫”餐厅内,高大的立柱和横梁上雕刻着美丽的花纹,光滑如镜的大理石地面干净得让人不忍下脚。窗外的自然光透过宽大、华丽的玻璃窗,照亮了餐厅的每一个角落。那些做工精细的银质餐具,更让人惊叹叫绝!在六七十年代,对一般人来说,下饭馆简直就是划时代。几乎十几年才有一次!而坐在“老莫”豪华的餐桌前用餐,更别提了。那种感觉真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。
那个年代,人们在饭馆吃饭,必须先到账房那里,就是一个柜台那,登记所要吃的饭菜。然后坐在座位上等着。端菜的伙计端出菜时就就站在伙房门口高声问道:某某菜是谁的。后来相声里说的“谁的肠子?!”“谁的肝儿?!”一点都不夸张。有时顾客还要自己去端菜,并且对待厨师和服务员都得毕恭毕敬的,否则就没好果子吃。大部分人有这样的体会:在饭馆里走路,地面很粘鞋底。
在“老莫”里进餐的,都很体面,文质彬彬,他们都像很有学问的人。我们不得不尽量装出很高雅的样子,故意显得落落大方,但仍掩饰不住内心低三下四的神情。用这仅仅20多块钱,要了很多好吃的,其中有面包、黄油、果酱、咖喱鸡、罐焖牛肉、奶油鸡丝火腿汤、俄罗斯红菜汤等。
这真是:有钱天天过年,无钱度日如年!
等菜一端上来,我们就忘记装像儿了,一个个狼吞虎咽,风卷残云,大家把桌上所有的食物全部吃得精光,差点舔盘子!这是很久以来我们吃的第一顿最丰盛的饭菜。吃饱喝足,走出餐厅,越过门外的铁栏杆,跳进动物园玩了一圈。
Tomorrow家床底下有个地沟,里面有暖气管道,我们经常把盖子掀开,作为紧急情况下的“藏身洞”。每当有人敲门时,我和刘山立刻钻进“藏身洞”,由Tomorrow去开门。有一天,负责安全保卫的来敲门,我们突然发现房门的插销没插,吓得出了一声冷汗。还是Tomorrow反映快,他边答应着:“稍等,我给你开门”,边轻轻走到门边,把插销插好。待我和明刘山进“藏身洞”,他才打开房门,来的人只是例行检查,他问了问家里情况但没进屋,有惊无险!
我们一直在东躲西藏中度日,虽然有许多朋友帮忙,却还是饥寒交迫。后来,我生病了,发高烧,实在坚持不下去了,才从躲藏的地点走出来,和妈妈见了面。妈妈见到我时,紧紧地搂着我,不停地掉眼泪。总参二部在西北郊的坡上村12号国际关系学院为妈妈和我安置了一套房子,我们暂时住了下来。国关的谢医生很热情,上门给我看了病。
后来,我才知道,我和刘山逃跑后,妈妈彻夜难眠,总是哭醒。爸爸从邹县赶来安慰她,干校的同事们也都过来帮妈妈出主意。终于,干校领导批准妈妈回京找我。刘山的妈妈请假没批下来,我妈妈等她几天,妈妈说:“我一刻也不能等!”便登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。